主页 > 非洲地图 > 塞舌尔地图

国家导航

塞舌尔概况

  •   塞舌尔,全名塞舌尔共和国(Republic of Seychelles),是坐落在东部非洲印度洋上的一群岛国家。陆地面积455.39平方公里,领海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,专属海洋经济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。1976年6月29日塞舌尔宣告独立,成立塞舌尔共和国,属英联邦成员。塞舌尔居民90%信奉天主教,8%信奉新教,其余信奉伊斯兰教、印度教或其它宗教。
      塞舌尔风景秀丽,全境50%以上地区被辟为自然保护区,享有“旅游者天堂”的美誉,1993年在世界十大旅游点评选中名列第三。主要景点有马埃岛、普拉兰岛、拉迪格岛和伯德岛等。其中马埃岛上的拉塞尔自然保护区占地65公顷,拥有种类齐全的热带水果树木和成群的象龟,拉塞尔是马埃岛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。在这里,克里奥的古朴传统与现代的豪华设施共存。您在这里的经历将随着岁月的流逝日久弥新。旅游业为塞第一大经济支柱,直接或间接创造了约72%的国内生产总值,每年给塞带来1亿多美元外汇收入,约占外汇总收入的70%,并创造了30%的就业。目前塞每年接待外国游客约13万人,主要来自法、英、德、意、瑞士、美国和南非等。塞拥有较大的星级饭店32家,中小型旅馆62家。南非和海湾多家公司在塞兴建星级酒店并陆续投入运营。
      塞舌尔旅游业和渔业为两大经济支柱,工农业基础薄弱,粮食和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。20世纪70年代中期勒内执政后,实行部分国有化。80年代中期,政府调整经济发展政策,提出诸业并举的多元化经济战略,重点发展旅游、渔业、保税区加工业和农业等,推进私有化进程,改善投资环境,吸引外资,经济明显好转。至90年代初期,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%,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。1995年以来,西方国家对塞减援、停援,塞财政拮据,外汇短缺,国际收支出现危机。近年政府先后推出经济改革计划和10年经济发展目标,重点振兴旅游业,紧缩财政、货币,推进国企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,放宽“环保”标准,增售捕鱼许可证,财政亏空状况略有缓解,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。
      塞舌尔以空运和水运为主。首都维多利亚港为塞唯一天然深水良港,位于印度洋国际航道,是印度洋上重要的交通枢纽。该港口分为商业和渔业码头两部分。商业码头可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。2003年,该港装卸货物518.9万吨,转运鱼类8.1万吨。2005年从德国订购的三艘3.7万吨级油轮已投入运营,年净盈利1200万美元。公路 :总长458公里。有执照的机动车共9994辆。空运:塞舌尔拥有马埃岛机场、普拉兰岛机场和10多个简易机场,2架波音767、1架波音737飞机和10架轻型飞机,经营国际和国内航班。塞航有直达欧洲、中东、亚洲和南非的航班,共有13条国际航线。2004年,阿联酋航空公司、卡塔尔航空公司也相继开通至塞的航线。2005年国际客运量36万人次,国际货运量5518吨,国际航班约4000架次。
      塞舌尔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。2003年教育支出为1.544亿卢比,占总支出的9.67%,在政府各部门预算中额度最高。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至17岁(9年义务教育)。综合工艺学院是塞最高学府,相当于大专程度。无大学。政府制定成人教育计划,实行全民文化教育。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达91.9%。1998年教育部改变以往由政府承担学生全部学费的做法,大学预科及赴国外留学学生的学费政府只负担60%。但家长月薪不足2500卢比的不在此列。2004年,共有学校80所,有幼儿园33所、小学26所、特教1所、中学12所、大学预科学校8所。其中幼儿园学生2812人,小学生9504人,中学生7827人,大学预科生1655人。
      塞舌尔主要报刊:《塞舌尔民族报》,官方日报,由财政部用英、法、克里奥尔文出版,发行量5000份,是塞唯一一家日报;《政府公报》,不定期出版;《人民报》,系执政党党报,人民进步阵线周刊,发行量3500份;《塞舌尔周报》,民主党报,1963年创刊,1977年被取缔,1992年9月复刊;《观察》周报,反映反对党塞舌尔人党的观点,发行量3000份;《群岛回声》,天主教办的双月刊,发行量2800份。塞舌尔新闻通讯社:官方通讯社,1979年成立,用英文、法文发稿。塞舌尔广播电台:建于独立前,原为私有,后改为政府电台,每天用克里奥尔语、英语和法语播出约18个小时的节目。塞舌尔国家电视台于1983年投入使用,亦用以上三种语言播出节目,每天播放时间约14个小时。

友情连接

关于本站 | 隐私政策 | 网站地图 | 合作伙伴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2025 世界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