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非洲地图 > 贝宁地图

国家导航

贝宁概况

  •   贝宁共和国是非洲西部国家,旧名达荷美(Dahomey),前法国殖民地,1960年8月1日独立。贝宁南濒几内亚湾,东邻尼日利亚,北与尼日尔接壤,西北与布基纳法索相连,西和多哥接壤;面积112.620平方公里,人口7,041,490(2000年),首都波多诺伏(Porto-Novo)是国民议会所在地,科托努(Cotonou)则是政府所在地。
      贝宁经济落后,工业基础薄弱,农业和转口贸易为国民经济两大支柱。资源贫乏。矿藏主要有石油、天然气、铁矿石、磷酸盐、大理石、黄金等。天然气储量910亿立方米。铁矿石储量约5.06亿吨。渔业资源丰富,海洋鱼类约有257种。森林面积300万公顷,占国土面积的26.6%。工业基础薄弱,设备陈旧,生产能力较低。主要有食品加工、纺织和建材业。有可耕地830万公顷,实际耕种面积不足17%。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%。粮食基本自给。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、山药、玉米、小米等;经济作物有棉花、腰果、棕榈、咖啡等。旅游业是贝宁新兴产业,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。主要旅游景点有冈维埃水上村、维达古城、维达历史博物馆、阿波美古都、野生动物园、埃维埃旅游公园、海滩等。
      贝宁海岸线长125公里。全境南北狭长,南窄北宽。南部沿海为宽约100公里的平原。中部为海拔200-400米波状起伏的高原。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,为全国最高点。韦梅河是全国最大河流。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,中部和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,高温多雨。
      贝宁奉行“实用、灵活、不排他”的外交政策,强调“外交为发展服务”;以求外援为基本出发点,重点面向西方,突出同法国的特殊关系,同时保持和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。坚持睦邻友好,重视区域合作,支持实现西非一体化;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和建立国际政治、经济新秩序。贝宁于1964年11月12日与中国建交。1966年1月贝宁单方面宣布终止两国关系,1972年12月29日恢复同中国的外交关系。两国签订有经济技术、医疗合作协定以及贸易、文化等协定。法国是贝宁前宗主国。克雷库执政初期两国关系冷淡。8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趋于密切。法国历来居贝宁援助国之首。1990年2月贝宁政权易手后,成为德国向非洲援助的重点国家之一。美国对贝宁一向只提供极少量援助,官方宣布自1991年起,对贝宁援助从每年200万美元增至800万美元,并允诺为贝宁第2期结构调整计划提供750万美元;在今后6年内提供5700万美元,帮助贝宁发展小学教育。贝宁与毗邻尼日利亚、多哥、尼日尔、布基纳法索均保持友好合作关系。同尼日利亚签有经济、贸易、军事、文化等协定,两国设有混合委员会。与多哥合建了莫诺河南贝托水坝,两国设有边界划分混合委员会和发展混合委员会。与尼日尔共有从科托努到帕拉库铁路。
      贝宁境内有3条窄轨铁路,全长579公里,其中南北向干线长438 公里,以营运尼日尔过境货物为主。公路总长7200余公里(1982),连接国内各主要城镇和邻国,其中通往尼日利亚的高速公路于1978年建成。科托努深水港(深11米)有货轮往返西非和西欧港口,运送本国和尼日尔、多哥部分进出口物资,年吞吐量近120万吨(1981)。出口物资以棕油、棕仁、花生、棉花等农产品为主,进口主要是燃料、水泥、机械、粮食、食品等。主要外贸对象为法国和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。亚伊执政后,将农业、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,大力扶持棉花生产,积极发展转口贸易,鼓励外国企业在贝投资。2007年、2008年贝经济保持一定增长。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,经济增速放缓。 国内生产总值(2009年):72亿美元。

友情连接

关于本站 | 隐私政策 | 网站地图 | 合作伙伴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2025 世界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