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达累斯萨拉姆在斯瓦希里语意为“平安之港”。坦桑尼亚前首都,第一大城市和港口,全国经济、文化中心,东非重要港口,达累斯萨拉姆区首府,该市终年绿色,环境优美,零星点缀着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式及阿拉伯式古建。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沿线城市。我国明代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这里的沿海地区。也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途经的唯一非洲城市。
玛雅拉湖国家公园位于阿鲁莎城西边156公路处的玛雅拉湖国家公园就在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下。占地面积为330平方公里,其中水面部分占230平方公里。该公园的最特别的观赏景观是会爬树的狮子,它们懒散地趴卧在阿拉伯树胶树的树杈上,显得非常悠闲自得。这个地区还能看到的动物有:大象、豹子、黑斑羚、河马以及无数的飞鸟:鹈鹕和火烈鸟。该公园的每平方公里大象密度居坦桑尼亚所有的国家公园之首。
塔伦基莱国家公园坐落在坦桑尼亚的北部,与旅游城市阿鲁莎只有115公里的路程。与阿鲁莎至多多玛的公路为邻,漂亮的柏油马路驱车就可以直达。它的占地面积约为2,600平方公里。该公园因塔伦基莱河横贯其间而得名,因此也就造就了在旱季这里就成了野生动物群种居留的天堂。在每年的六至十月是坦桑的旱季,成千上万的动物诸如:羚羊、斑马、大象、大羚羊、野牛及非洲大羚羊都从干旱的马赛地区迁移到了塔伦基莱河边。无疑一些食肉动物如狮子什么的也会跑来凑热闹。
一百多年前,莫罗戈罗一带的库突族迁此,起名“姆兹兹玛村(Mzizima)”,意为“凉爽的地方”,或“健康镇”。1857年桑给巴尔的马吉德苏丹在此修建宫殿。1862年马吉德命名为“Bandar es Salaam”。阿拉伯语“bandar”意为“港”,“salaam”是“和平”的意思,全名意为“和平之港”。后简称成现名。可能因马吉德在此建港顺利,此地比他在桑给巴尔的宫殿更安全。一说是因阿拉伯人早期到此,见这里风光秀丽,港湾宁静,可在此自由贸易,故起此名。旧译“三兰港”。
塞伦盖梯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14,763平方公里,是世界公认的野生动物的最佳聚居地。最最引人属目的事件就是:发生在动物王国里的壮举――成千上万的角马、斑马、瞪羚追随着肉食动物所举行的动物大迁徙。塞伦盖梯国家公园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址,并被联合国确定为生态研究基地。该公园的地形是多变的,塞伦盖梯的中央区是无树无木的平原;大草原上点缀着阿拉伯树胶树;魔幻奇石突起形成了一个个小丘;矮小、浓密的灌木簇拥着溪流、小河、湿地和水塘。这些特征使得这个公园成为人们为之陶醉、趋之若鹜的场所。这里拥有三百万之众的动物数量,它们几乎都参与了作为世界奇观的动物大迁徙。塞伦盖梯国家公园居住着35种诸如大象这样的平原动物,品种繁多、形形色色的鸟类也是这里的特色。通过勘察统计,这个公园现有3,000头狮子;1,600,000头角马;500,000头斑马和多达400种的飞禽。
米库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为3,230平方公里,离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最近。自驾车和包一架小飞机就可以前往。它的名字起源于这个公园里特有的一种能产酒的棕榈树。公园是由洪水冲刷而形成的平原、小山脊、湿地和开阔的草地组成的。非洲特有的伞形林木在公园里随处可见,小山包分列两侧也是该公园的特别之处。米库米公园有着丰富的动物群种,吃草的野牛和大象散居在流域平原;许许多多的羚羊、疣猴和豺狗把这平原当作自己的家;公园的南部树上跳跃着众多的黑、白哥伦布猴;鳄鱼和河马占据着水域。这个公园里还有不少的鸟类,其中有在十月至来年四月飞来的欧亚候鸟。
恩戈罗恩戈罗火山的高度为海拔2,286米,是世界上最大的、最完整的火山口。它的周围都是从火山口底部向上延伸的、陡峭的、高达610米的绝壁,天然形成了一个方圆约为260平方公里(100平方英里)的圆形场所,成了众达25,000头动物的安逸居家。其中半数为斑马和羚羊,再有就是角马、野牛、大羚羊、非洲大羚羊、疣猪等等。同样还有不少的食肉动物,主要是狮子和土狼,也有印度豹和金钱豹。尤其还有几近灭绝的黑犀牛在火山口已是难得一见了。100种以上的鸟类是塞伦盖梯所没有的,不计其数的火烈鸟(Flamingo)用它们那粉色覆盖了整个碳酸盐湖面。这个火山口公园已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遗址。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整个占地面积为大于8,000平方公里的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的一部分。西南部以爱雅思湖(Eyasi)为界,北部是以苟尔山(Gol)为界。火山口里不平坦,欧巴拉尔(Olbalal)湿地和贫瘠的欧杜瓦(Olduvai Gorge)峡谷共存。其间还有星罗棋布的死火山和高原植被。北部有一个至今都被列为禁区的活火山,它呈灰色、圆锥形名为欧栋育楞盖(Oldonyo Lengai)火山。
Copyright © 2025
世界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