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平壤市是北朝鲜的第一大城市也是政治、文化和经济中心。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,平壤平原北端,地势北高南低,跨大同江两岸。平壤冬寒夏暖,年平均气温9.4℃,1月平均气温-8.1℃,8月平均气温24.4℃,年较差大 。年降水量925毫米,主要集中在7~8月。现有行政区18个,市区居住面积占20%,其余80%为公园和绿化用地,是世界上绿化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。
“平壤”在朝鲜语里即“平坦的土壤”之意。平囊市市内处处是苍松翠柏,加上山清水秀的天然景致,使平壤成为一座花园城市,被世人称为“花中之城”。平壤还享有“柳京”之称,其意是“柳树遍布的京城”,这是因为城内生长着很多柳树,流经市区的大同江以及普通江两岸更是柳树成行,随风摇曳,招人喜爱。朝鲜人民对柳树有着特殊喜爱,早在公元12世纪朝鲜诗人郑知常已写下“紫陌春风细雨过,轻尘不动柳丝斜”这样赞美柳树的绝句,借此来表达对柳树的感情。
平壤地铁建于1973年,共16个站,其装饰奢华程度,不但远远超过注重经济实用的首尔地铁,更可与“地下宫殿”著称的莫斯科地铁一较高下。不过,平壤地铁站的名称,如烽火、胜利、凯旋、红旗、战胜等等,很难让人把它们与这种金碧辉煌的气氛联系起来。平壤地铁还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铁。由于平壤的土层特别厚,要开挖到地下100米处才是坚固的岩石层,因此 地铁建于地下100多米,从地面下去乘电梯都要三五分钟。至于平壤的民用建筑,一般都没有什么特殊的造型,色调也以白色为主,极少大红大紫的颜色,这和朝鲜民族崇尚白色的习俗有关。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整齐、空旷、干净,略显单调。在几乎全白的基调中,那些纪念性建筑就显得更为突出。
除了巨大的建筑,平壤给人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无边的绿色。平壤是世界上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,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。这一点让朝鲜人十分自豪。因为以“公园城市”著称的伦敦和巴黎,人均绿化率也不过20平方米左右。平壤面积900平方公里,人口仅300万左右,地广人稀,是平壤绿化率高的一个客观因素。但是,如果没有尽心的规划和培植,它也不可能成为今日的“园林城市”。平壤别名“柳京”,顾名思义,即是“遍植柳树的都城”。大同江两岸的十里垂柳,自古以来便是朝鲜半岛上的一大名胜。公元12世纪朝鲜著名抒情诗人郑知常,曾在平壤写下了“紫陌春风细雨过,轻尘不动柳丝斜” 的美丽诗句。在平壤50年前的重建规划中,就有在战后的焦土上恢复“柳京”旧貌的计划:“从市街到大同江边之间,将开辟很多林荫路,在它的两旁,将栽上朝鲜人民最喜爱的垂杨柳,铺设像地毯一样的柔软的草地。”当时,大同江支流普通江常年泛滥成灾,朝鲜政府发动平壤市民,进行了普通江改道工程,兴修了运河,并在江边开辟了几百公顷的游园地,使之和大同江畔的绿化带连成一片。此后,平壤的市政规划基本上保持了市区建筑面积占20%,公园等绿化用地占80%的格局。
平壤市主要矿产有褐煤、铝矾土、泥炭和铜。植被分布属于针叶林带。境内主要山峰:牡丹峰,高95米;烽火山,高196米,大城山的将帅峰,高270米,龙岳山 ,高292米。境内主要流经河流:大同江、普通江、南江、合掌江及上元江。分布平原:平壤平原,950平方公里;顺安平原:190平方公里。
平壤城内散布着200多处公园和游园地。纵贯市区的大同江清碧如昔,其古时的美称“玉流”依然名副其实。生活在绿色环抱中的平壤人,可能是所有朝鲜居民中最惬意的。黄昏时分,大同江、普通江畔散步、垂钓的人群,给平壤这个白天看上去分外庄重严肃的城市,增添了一丝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。这也是真实的朝鲜。不管物质生活贫乏与否,不管半岛上的政治风云如何变幻,绿色的“柳京”平壤,都应该是今天的朝鲜人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。
Copyright © 2025
世界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