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亚洲地图 > 越南地图

国家导航

越南概况

  •   越南,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(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),位于中南半岛东部,北与中国接壤,西与老挝、柬埔寨交界,东面和南面临南海,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。越南全国大约331,688平方千米。地形包括有丘陵和茂密的森林,平地面积不超过20%,山地面积占40%,丘陵占40%,森林占75%。北部地区由高原和红河三角洲组成。东部分割成沿海低地、长山山脉及高地,以及湄公河三角洲。
      越南历史源远流长。考古遗址可证,距今40万年的远古时代,越南土地上已发现有人类生活的痕迹。考古学家们在越南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(距今30万年)以渡山文化(最早发现于清化省渡山遗址得名)和山围文化(最早发现于富寿省山围遗址而得名)为代表中石器时代的遗址(距今1万年)以和平文化(20年代因首次发现于和平省遗址而得名)为代表。新石器时代的遗迹距今5000年以北山文化首次发现于谅山省北山遗址而得名为代表。根据遗址。考古学家得出结论,在石器时代人类已学会畜牧和种植水稻。据传说,越南第一个国家文朗国(后改名为瓯雒国)是在青铜器时代建立的,以东山文化(最早发现于清化省东山村遗址而得名)为代表,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是铜鼓。据传说,文朗国沿袭了几十个世纪,形成18代雄王当权的雄王时代。公元前3世纪,秦征服百越。自此,越南置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长达十多个世纪。
      越南属发展中国家。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。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、现代化。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,并确定了三大经济战略重点,即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心,发展多种经济成份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,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。经过二十年的革新,越经济保持较快增长,1990-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.7%,经济总量不断扩大,三产结构趋向协调,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,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。2006年,越南正式加入WTO,并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,越南经济继续发展。政府采取措施调整经济结构,增加工业、建筑和服务业比重,降低农业、林业和水产品业比重。完善市场经济体制,改善投资环境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,主要经济指标均获完成和超额完成,但同时也面临增长质量和效益低、结构调整尚未到位等制约因素。
      越南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。近年来越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,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840亿美元,贸易逆差51亿美元。其中出口396亿美元,增长22.8%,进口444亿美元,增长21.4%。服务业出口总额约51亿美元,同比增长19.6%。其中旅游业增长23.9%,航空运输业增长35.5%,航空服务业增长27.5%,金融业增长22.7%。2006年服务业进口总额为51.2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3%。其中旅游业增长16.7%,运费、保险费占33.7%,增长20.1%。越南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、欧盟、东盟、日本以及中国。2006年,橡胶和咖啡的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,使越南10亿美元以上的主要出口商品增加到有九种,分别为:原油、服装纺织品、水海产品、鞋类、电子产品、木材、大米、橡胶、咖啡。4种传统出口商品原油、服装纺织品、水海产品、鞋类均在33亿美元以上,其中原油为83亿美元。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、美国、日本、中国。主要进口商品有: 机械设备及零件、成品油、钢材、纺织原料、皮革、布匹。其中成品油为58亿美元,钢材为29亿美元。主要进口市场为中国、台湾地区、新加坡、日本、韩国。
      越南旅游资源丰富,5处风景名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。近年来旅游业增长迅速,经济效益显著。2006年全年接待国外游客358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3%。国内游客1450万人次。主要客源国(地区)为中国大陆(51.63万)、韩国(42.17万)、美国(38.56万)、日本(38.39万)、中国台湾(27.27万)、澳大利亚(17.25万)、柬埔寨(15.50万)、法国(13.23万)、泰国(12.38万)、马来西亚(10.56万)、新加坡(10.49万)。主要旅游景点有:河内市的还剑湖、胡志明陵墓、文庙、巴亭广场;胡志明市的统一宫、芽龙港口、莲潭公园、古芝地道和广宁省的下龙湾等。
     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,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%。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%。粮食作物包括稻米、玉米、马铃薯、番薯和木薯等,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、橡胶、腰果、茶叶、花生、蚕丝等。2006年越农林渔业总产值(按固定价格计算)比2005年增长4.4%,约占GDP的20.40%。农业产值同比增长3.6%,其中粮食产量3965万吨,比上年增长0.1%;林业产值同比增长1.2%;渔业产值为同比增长7.7%。近年越南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,2006年服务业和商品零售总收入为580.7万亿越盾(以实际价格计算),同比增长20.9%;扣除物价因素,增长13%。其中国有经济增长8.2%,集体经济增长20.8%,个体经济增长22.4%,私有经济增长25%,外资经济增长21.5%。
      近年来,越南交通运输业经过重组,提高服务质量,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但交通运输仍为越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。2006年客运量为13.866亿人次,货运量3.504亿吨,分别比上年增长9.1%和8.1%。铁路:网络包括6条干线和一些支线,总长3220公里,干线全长2700公里。有410个机车头,其中150多个是蒸汽机车头。2005年客运量0.128亿人次,货运量884万吨。公路:总长13万多公里(其中1.4万公里国道,1.5万公里省道,其余是连接各县乡的公路)。柏油路、水泥路约占10%,汽车总数7万辆,货车8.8万辆,客车6.1万辆。2005年客运量10.94亿人,货运量2.12亿吨。水运:水路总长1.1万公里,内河水运有854艘拖船、28470艘货船、1355艘驳船,运输能力约163万吨。海运有610艘货船、6艘驳船,运输能力84万吨。交通部直接管辖的8大港口为广宁、海防、炉门、归仁、义安、芽庄、岘港和西贡港。2005年客运量1.71亿人,货运量6298万吨。空运:全国共有大小机场90个,其中15个为民用机场。3个国际机场分别为:内排机场(河内市)、岘港机场(岘港市)和新山一机场(胡志明市)。原用客机大多为前苏联制造,近几年通过向西方公司购买和租用,正逐步由欧美机型所取代。2005年客运量为680万人,货运量10.51万吨。

友情连接

关于本站 | 隐私政策 | 网站地图 | 合作伙伴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2025 世界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.